泥鳅腐皮病是因为养殖环境恶化,泥鳅感染细菌引起的皮肤发炎、水肿、出血、赤皮、烂皮、烂鳍等现象,统称为腐皮,是泥鳅的多发病。常与肠炎病混合发生,造成较多死亡,给泥鳅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。
一、主要症状
泥鳅身体两测、腹部、尾部、鳍根部及肛门等部位的皮肤发炎、水肿、表皮脱落、出血、皮肤溃疡及腐烂,严峻的肌肉腐烂。溃疡灶轻易感染车轮虫等寄生虫。有的泥鳅并发肠炎病,肛门红肿。病鳅摄食量减少、消瘦,继而泛起死亡。
二、发病原因
夏、秋两季是该病多发季节,其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菌。水质恶化,水质过肥,氨氮量高,溶氧不足;水温高,温差大;饲养密度高,治理不善,外伤等原因导致泥鳅营养不良,免疫力下降,感染细菌而发病。
三、防治措施
内服外消,综合防治
1.内服:三黄散+黄芪多糖+氟苯尼考”拌料,连喂3~4天。
2.外泼:“聚维酮碘或戊二醛”全池泼洒。天天一次,连用2天。
3.适度换水,改善水质:“过硫酸氢钾”改底;配合微生物调水。
阅读出自:泥鳅苗 www.mlyzc88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