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养殖规模不同、模式不同之比较






一、专业池塘养鳅

   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出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。

   1、饲养池建造

   选择光照良好,暖和透风,交通便利,水源充足,进排水利便,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。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泥土。面积100~300平方米,池深80~100厘米,水深30~50厘米。

   2、清池消毒

   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。留池水10厘米深,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。

   泥鳅养殖:泥鳅诱捕家传三秘法

   3、铺施底肥

   以有机肥为主,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。放苗以后,逐步加强饲料投喂,并追施有机肥料。

   4、饲料投喂

   泥鳅食性杂,水中的小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品。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蚯蚓、鱼粉、小杂鱼肉、蚌肉、蛆虫、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豆渣、饼粕、米糠、麦麸等植物性饲料。




专业池塘养殖泥鳅

   5、定时、定点、定质、定量投喂

   投喂量视水质、天色、摄食状况而定,水温相宜时天天早、中、晚各投喂一次,水温较低时天天上午、下战书各投喂一次。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:3月,1%~2%;4~6月,3%~5%;7~8月,10%~15%;9月,4%。不同水温前提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:水温低于10℃或高于30℃时,少投或不投;水温11℃-20℃,植物性饲料占60%-70%,动物性饲料占30%~40%;水温21℃-23℃,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%;水温24℃-29℃,植物性饲料占30%-40%,动物性饲料占60%-70%。

   6、水质治理

   泥鳅放养后,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,培养浮游生物,使水体始终处于活、爽的状态。水温达到30℃时,及时更换新水,并增加深度,以降低水温,防止浮头。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,表明水中缺氧,应休止施肥,立刻注入新水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,只需增加池水深度,在池角放入猪牛粪,以进步水温,确保泥鳅安全越冬。

   7、日常治理

   天天迟早各巡池一次,检查泥鳅的流动、吃食、病害等情况,同时,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,泥鳅有无逃逸现象,水泥池要天天清除残留饲料,做好日常记实。




   二、稻田养鳅

   稻田养殖泥鳅,要选择水源充足,水质良好,面积2-10亩的稻田,并在稻田周围用水泥或薄膜、塑料板、纱窗等(入泥30厘米)建设起80厘米高的防逃墙。沿田埂修一20厘米宽的台阶,离田埂顶15厘米。田的周围及中心挖一“田”字形水沟,沟宽、深为50厘米。进、排水管和溢水管各1处,管口均用细密铁丝网拦截,排水管平时用水泥封住。




稻田投放泥鳅苗种

   1、池塘规格

   面积50-100㎡,池塘周围高出水面40厘米,池埂坡度60℃-70℃,池深80-00厘米,池塘挖成后应把池壁夯实,用50厘米×50厘米水泥板做护坡,池底铺设腐殖土壤20厘米左右,水深保持在30-50厘米。

   2、防逃举措措施

   养殖池附近用网片、塑板或瓷板做围墙,以防蛇、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。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,防止泥鳅逃跑及敌害生物和野杂鱼卵、苗种进入池塘。

   3、进排水举措措施

   进排水口呈对角线设置,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,排水口设在鱼溜底部,并用PVC管接上以高出水面30厘米,排水时可通过调节PVC管高度任意调节水位。

   4、鱼溜(集泥坑)

   为利便捕捞,池中应设置与排水底口相连的鱼溜,面积约为池底面积的5%,比池底深30-50厘米,鱼溜四壁用木板围住或用水泥砖石彻成。

   泥鳅养殖:泥鳅养殖日常治理五步骤

   5、防鸟网

   让泥鳅在稻田里“安家”,合作社请工人将田埂边缘用塑料薄膜封住,每隔3米插入一根钢管,用塑料网结成天网,避免鸟类到田间吃泥鳅。

   6、鳅种放养

   泥鳅最好是来源于泥鳅原种场或从自然水域捕捞的,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,春秋在2龄,雌性体重15-25g ,雄性体重12g 以上。2月下旬在稻田注水前,每亩用生石灰75-100公斤平均泼洒,进行清整消毒。亩施发酵过的猪粪1000公斤,进水经由滤入田,沟内水深30-40厘米,培肥水体,水的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。秧苗返青后,亩放3-5克/尾规格的鳅苗2-2.5万尾,放养前用3%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,消毒后入田。




   三、家庭养鳅

   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。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-4厘米的嫩苗4000-5000尾放养,也可与黄膳、鲤鱼放在一起混养。平时留意投饲和施肥,如畜禽粪、剩饭菜、菜叶等,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。同时控制好水质,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“吞气”时,表明水体中缺氧,应休止施肥,并更换新水。泥鳅个体长到15-20厘米时即可捕捉上市。经8-10个月的饲养,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。




收成的喜悦

   1、庭院挖池养鳅

   有前提的家庭,可在房前屋后、庭院天井中挖设水面积鱼池或放置水缸养殖泥鳅。养殖池或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层土,水深保持0.5米左右。仔鳅放养密度为1公斤/平方米。泥鳅养殖过程中可投喂丝蚯蚓、动物下脚、蚕蛹粉、鱼粉等动物性饵料和菜叶、水草、米饭、糠、豆饼、菜饼等植物性饵料。有前提的最好制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。

   2、木箱养鳅

   ①木箱结构

   养鳅木箱长2-3米,宽1-1.5米,高0.8米,内壁光滑,在箱的一面或二面开设直径为3厘米的灌水口和排水口,注、排水口要设置防逃网。

   ②施肥及放养

   按每箱3公斤左右的量在箱内堆放土壤和切碎的稻草或堆肥,注入温水,深度以漫过土层0.3-0.5米为宜。在箱内土壤中埋设数支互相连接的水管,保证注、排水。每箱约灌水1.8-5升左右。3-5天后,放养鳅种2000尾左右/平方米。放养前最好提高前辈行鱼体消毒。

   ③精心饲养

   投饲料为来糠、螺类、蚕蛹、鱼内脏等。天天早上6-7点及下战书1点各投喂1次。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7%-8%。可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有所增减。每隔10天,将下层泥搅拌1次,可促进泥鳅自然饵料的生长。

   ④日常治理

   木箱养殖泥鳅的水质治理工作很重要。天天要清除残饵,常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流动情况,如发现泥鳅泛起肠呼吸频繁,溘然停食等失常现象,应立刻换水。一般每10天换水1次,换水后可适当追肥。及时捞取病鳅、死鳅。饲养后期,应适当添加新水或掏出已达上市规格的泥鳅以降低密度,从而促进在箱泥鳅的生长。






     阅读出自:泥鳅苗 www.mlyzc888.com


分享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