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有前提的话最好在晴天中午、下战书或傍晚适量增补新鲜水,以带进较多的新鲜藻类,引入新的藻种。
2、跟着喂料及残饵的不断增多,只要正常培菌,氮源一般不会缺乏,有可能过剩,晴天一个礼拜、十天半月一次,应当适量增补可能缺乏的磷钾、微量元素肥,以保证藻类正常繁殖生长,避免老化。可用过磷酸钙中前期2-5斤/亩,中后期5-10斤/亩,配合光合细菌使用效果更佳,阳光好按高限用,光弱可少量多次。
3、通过监测pH的变化值及天色状况适当追施肥,晴天pH无变化、天色即将变坏时就必需尽快施追肥肥水、调水,千万不要等到水变清或转藻、倒藻了才去肥水、调水,那样见效慢,对鱼虾的生长不利。氨氮、有机物过多肯定不好,但一点也没有也不行,说明氮肥缺乏,无氮源藻类当然无法继承繁殖生长,水反倒不不乱。
4、防水体缺氧:藻类比鱼虾更易缺氧,往往先“倒藻”、“泛池”,后才鱼虾缺氧浮头。
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底改、生物菌的分解功效,可先用增氧型底改(如“红片一号”)改底,再调好水让藻类吸收营养盐,然后用活菌保持水体不乱。
5、保持水体较高“肥度”,做到“肥而不老”、“肥而不脏”。藻类具有较强的清水能力,丰硕的藻类即保持较高的肥度是清水的基础。我们没必要怕水肥,主要是怕太肥藻类会溘然死亡,即“倒藻”,实在藻类之所以死亡,与环境突变(如缺氧)及藻类“老化”有关,正常情况,只要营养丰硕或水质不乱,特别是不缺氧,藻类是不会溘然大量死亡的。
阅读出自:泥鳅苗 www.mlyzc888.com